云海上畫面緩緩消逝。
所有人驀然回神,如夢初醒。
直到此時,眾人才恍然大悟。
“原來玄武門之變,竟是這般由來!”
“看來,是世人錯怪了李世民呀!”
“世人只看到了表象,一直在說李世民殺兄奪位,卻不曾想,這一切,都是他們逼的!”
眾人不禁唏噓,感慨良多。
在感嘆李世民的遭遇之時,亦有不少人為其幼年所見的那位書生驚嘆。
不難看出,李世民的才學,全都是那位書生所賜,甚至連名字都是!
“若無仙師傳授,李世民只怕也難以成為大唐天子!”
“此話不敢茍同,都說天子乃是天命所歸,那位仙人卻能在十數年前就推敲出后世之事,如此手筆,與天命有何區別?”
“是啊,此等人才,實乃天經地緯啊!”
“那位書生,到底是什么神仙人物?”
無論是平民百姓,還是江湖俠客,亦或是隱居于山上的武林高人,乃至廟堂君臣等等,甚至于平日里走街竄巷自詡“半仙”的算命先生們。
在回想起書生出現的那一幕時,皆肅然起敬。
此等大才之人,天下皆佩服!
大秦,咸陽宮。
秦始皇嬴政面色蕭肅,眼冒精光,求賢若渴般,一臉如見絕世珍寶的貪婪神色。
那書生,乃活神仙也!
此人,甚至比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更讓他垂涎!
“傳寡人命令,舉大秦全國之力,尋找此先生!”
“若有人傳回消息,一經證實,賜黃金萬兩,封侯拜相!”
嬴政聲音響起,聲色中帶著些許激動。
提前十數年推演出李世民的命數,以及后世的國祚綿延。
此舉,可不正是傳說中的未卜先知?
如此人物,如若能招攬進大秦朝廷的話,大秦豈不是可平步九州?
屆時,天底下還有誰人膽敢爭鋒?
到那時,大秦的鐵騎,將踏足九州大地每一寸土地!
“唉……”
嬴政輕嘆一聲,神色忽地黯然。
恍惚間,他又想起了當年那個人。
當年,若非他出手相救,自己還在鄰國被當人質,只怕早已生死未卜,哪兒還會有如今這番鴻騰霸業呢?
那個人的出現,和李世民的這位先生,很像!
“先生啊……”
嬴政仰天長嘆,眸中滿是思念。
這人,與你竟是如此相像!
不知,李世民成為大唐天子后,是否再次見到了他的那位先生。
也不知,寡人今生是否還能再見到先生你呢?
“寡人,一定要等到先生!”
嬴政心中默念一句,臉色堅毅。
旋即,他愈發堅定了自己尋求長生的心。
寡人,一定要尋得長生不老丹,一定要等到他!
與此同時。
九州疆土之上,無數大朝小國的君王,皆是如嬴政一般,發布出同樣的消息——尋找書生!
大唐,太極宮。
滿朝文武唏噓不已,他們之中,不少人是追隨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站起來的。
而今李世民為大唐天子,他們大都位極人臣,腳跟是站穩了,卻沒法挺直腰板。
這些年以來,私底下的非議何曾少過?
大街小巷上關乎“謀反惡逆”的罵名,哪里聽不到?
直到此時,老天爺將當年所有的事情公之于眾,才得以真相大白。
這比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去訴說冤屈,都更叫人信服。
有話道“天者,理也;神者,妙萬物而為言者也;帝者,以主宰事而名”,老天爺所言,即是道理。
現如今,大唐當今天子,以及一眾臣子,被洗清冤屈!
李世民,便是大唐名正言順、天命所歸之帝王!
很快,大臣們立馬諫言道:
“啟稟陛下,臣以為,當舉全國之力尋找此人!”
“臣附議,大唐得此高人,如魚得水,可一統九州!”
大殿上數百號文武百官異口同聲,齊齊進諫。
李世民被驚訝得眉頭一挑。
莫說是大唐,放眼九州諸朝,哪國文武百官會有如此一致的時候?
哪次上朝,不得爭得面紅耳赤?
文武之間爭鋒相對,哪怕武官敗陣,文官和文官之間也能再起唇槍舌戰,鬧得不可開交乃是家常便飯。
像今日這般沒有半點異議的進諫,實屬絕無僅有!
哪怕他李世民,也是頭一回見!
只可惜。
“此事,作罷吧!”
李世民搖了搖頭,沉沉吸了一口氣,不經意間流露出些許惆悵。
他否決群臣的進諫,并非是不想尋找。
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更想尋到自己的師父。
可是,他知道找不到。
李世民抬起頭,看向天空中已消散的云海,回想起那一幕,腦海里滿是懷念,魂牽夢繞般。
先生啊先生。
弟子如今已是帝王啦!
不知,何時能再見先生一面?
本書來自:www.izumiya-suwa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