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文之聲落下,大殿登時陷入一片安靜,落針可聞。
所有人這才看到最面前還站著第二個皇孫呢!
實在是這位皇孫平常一句話都不說,太沒存在感了。
朱元璋也微微愣神,當聽到朱允熥竟然在大殿上打瞌睡時,心中勃然大怒!
真是...
兵部尚書茹嫦出班:“殿下!”
朱允炆回道:“誒~”
茹嫦:...
“對不起,不是叫你。”
他朝著朱允熥拱手:“殿下,臣素來知道你才識淵博,見多識廣。”
“如今軍情緊急,還請出言化解啊!”
朱允炆尷尬了,他還以為茹嫦是叫自己呢!
他早就想要拉攏茹嫦,可這老小子對他毫不理睬,如今在大殿上居然旗幟鮮明的幫助朱允熥!
那個軟弱無能的弟弟?
這什么情況?
呂文哈哈大笑,毫不掩飾自己的譏諷之狀:“三皇孫?才識淵博?”
茹嫦肥胖的眼睛瞇成一條縫,出言呵斥:“你這不學無術的家伙知道什么?”
“你信誓旦旦的說保證將賊寇驅逐!”
“我問你,你知道現在大同城是什么情況?調燕王和寧王之兵?你去北平和大寧需要多長時間?”
“帶兵奔襲到大同城又需要多長時間?”
“古語云,兵貴神速!”
“你的每一步都在和這四個字背道而馳!”
“用遠水能解了近渴么?”
茹嫦雖然罵的是呂文,可句句都在隱射朱允炆。只是因為你是皇孫不好意思說而已!
呂文早就面色鐵青,他強行反駁:“這已經是現在最好的法子了!”
“你這么推崇三皇孫,那倒是讓他說說!”
‘看看他還有什么好方法!’
茹嫦看向朱允熥,“殿下!”
朱允熥現在想的是十斤砒霜可能不夠。
“殿下,臣知道你速來穩重,可現在不是穩重的時候了!”
穩重?
朱元璋心中掂量這兩個詞,聯想到朱允熥平常的表現。
“熥兒,說說你的看法!”
朱允熥只能無奈出班,“皇爺爺,我雖然有些看法,但還有關鍵的問題沒有查清楚!”
‘所以...就先別說了吧!’
關鍵的問題?
朱元璋突然感興趣了,“不準!咱命令你現在就說!”
“皇爺爺,太陽都要下山了~”
“宋和傳旨,讓太陽給咱站住!等熥兒說完在落山!”
這....
太特么霸氣了!
沒辦法,抱著弄死茹嫦的心思,朱允熥說道:“我以為~”
“不必派遣任何將領,也不必調遣任何一只軍隊!”
所有人都愣住了!
呂文登時仰天大笑,“我還以為皇孫殿下會有什么高見呢!”
“十萬騎兵南下,大同被圍!居然不派兵救援!”
“難道看著大同被攻克,而后子民遭受屠戮么?”
“皇孫你去過草原么?看過真正的戰場么?”
“蒙古韃子將人殺了當做草料埋到地下,關外零星的一些村莊現在草比炕頭還要高!”
“那種慘狀,你見過么?”
“未曾想,你心性居然如此涼薄!”
茹嫦也不明白,朱允熥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來!
朱元璋卻深深的看著他,腦海中急速思忖了幾番。
當年在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夾擊之下依舊取得勝利,他對戰場有著天然的敏感。
“熥兒,繼續說~”
呂文不敢相信:“陛下!”
朱允熥回道:“呂文,你見過真正的戰場?你不是被人團團保護上草原旅游了么?”
“皇爺爺,我以為,大同定然不會失陷!”
“甚至,現在報捷的奏折已經在路上了!”
‘我等,只需要安心等待就是!’
朱允炆坐不住了:“三弟,莫要胡說八道!你為何說大同絕不會失守?”
“你長年待在應天,知道大同總兵是誰么?”
朱允熥默默從懷中拿出一個奏疏:“大同縱兵楊遠,其人曾起于微末,曾跟隨大將軍徐達,李文忠,藍玉北征!”
“當年中山王徐達以步步為營之策攻擊王保保,意欲空巢而出奔襲后路!”
“他分析正面的營寨一定會受到猛烈的進攻!那會把守營寨的,就是楊遠!”
“而后藍玉北征,也是楊遠把守后軍,看守糧道。”
“其人打仗求穩,若沒有十分的把握,定然不會出擊!”
“大同城墻堅固,在他的把守下,絕技不會失守!”
朱允炆傻眼了。
你媽媽的吻,你還真知道啊。
朱元璋看向茹嫦,茹嫦急忙跪地:“陛下,皇孫所說確為事實!”
‘大同總兵,名叫楊遠~’
“可,就算微臣也無法準確說出他的全部經歷。”
朱元璋饒有興趣的看著朱允熥,他自忖看人無數,可今日卻不得不承認!
他看錯這個孫兒了。
他不是懦弱,是穩重!
朱允炆急忙反駁:“那糧食呢~大同城內有足夠的糧食么?”
“就算楊遠穩重,若糧草不足,他...”
話還沒說完呢,朱允熥默默的從懷中掏出第二封奏折。
(麻煩各位把免費的鮮花和評價票給我投一下!)
本書來自:www.izumiya-suwa.com。